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突出临床、注重实用、内容新颖、面向基层”。刊物内容涉及精神医学各个方面,栏目较多,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读者对象为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医务心理工作者及司法精神定向鉴定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22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91/R
邮发代号: 28-22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5-3220
- 国内刊号:32-139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于2014年1月至8月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对兰州市≥18岁常住城市居民(1600人,实际完成1369人)和农村居民(1500人,实际完成1337人)共2706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构成比描述.结果: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得分为(36.67±4.58)......
作者:杨小龙;吕红波;焦歆益;张亚丽 刊期: 2017- 06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厌恶表情识别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厌恶表情识别的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组(40名)和健康对照组(60名)应用Ekman标准表情库中的面孔生成刺激材料进行测试,研究比较两组人群对低、中、高不同程度厌恶表情的识别能力.结果:一级亲属组的厌恶表情识别总体准确率高于健康对照组(F=13.263,P=0.044);后续分析显示对低等程度厌恶......
作者:杨程青;管晓枫;王继军;刘娜;张天宏;李惠;周卉;朱俊娟;何磊英;黄楠;唐莹莹;吴海苏;陆峥 刊期: 2017- 06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MMN)的差异及其与各自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MN检测;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各组总体功能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组病情严重程度.在控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后,偏相关分析患者组MMN与临床特征及功能的相......
作者:黄嘉艺;陈康林;高庆;王凤;李静;张晶;杨见;李名立;李喆 刊期: 2017- 06
-
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DUB)长或短的各自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38例双相障碍患者通过标准化问卷及访谈过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短DUB(≤2年)组(95例)和长DUB(>2年)组(143例)进行比较,Logisitc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双相障碍患者的DUB平均时间为(5.6±6.4)年.短DUP组与长DUP组在性别(χ2=5.87,P......
作者:黄娟;张玲;王刚 刊期: 2017- 06
-
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短期治疗后抑郁症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与注意力、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7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抑郁情绪,采用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试抑郁症组和65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抑郁症组在抗抑郁治疗4~8周后再次重测.结果:短期治疗后抑郁症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快(t......
作者:李武;胡春凤;李龙飞 刊期: 2017- 06
-
RABEP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RABEP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的关联.方法:调查并随访1701例首发SZ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2~7周后的体质量变化.使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RABEP1基因rs1058398和rs1065482位点多态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RABEP1基因变异与SZ患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之间的关系.结果:使用阿立哌......
作者:张婷;张旭;汪昕;郝苏怡;姚应水;沈冲 刊期: 2017- 06
-
盐酸小檗碱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效果,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后出现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例(终完成33例)和对照组35例(终完成32例),在原奥氮平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合并盐酸小檗碱900mg/d,对照组合并安慰剂900mg/d,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测量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
作者:仇玉莹;李美娟;赵永萍;刘莹;李洁 刊期: 2017- 06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完成41例)和对照组(37例,完成34例),研究组给予右侧额叶背外侧区低频(1Hz)rTMS治疗;对照组予假刺激(0Hz,部位同研究组)治疗;疗程10d,未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治疗后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
作者:冯秀娟;盖海军;王秀艳 刊期: 2017- 06
-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37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根据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HAMD总分≥14分且睡眠因子分≥4分)253例和非睡眠障碍组(HAMD总分≥14分且睡眠因子分≤3分)125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关联测验评......
作者:任雁娟;李欣;林小敏 刊期: 2017- 06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时间知觉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时间知觉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各30例,两组在原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rTMS组采用1Hz100%运动阈值对右背外侧前额叶(rDLPFC)进行刺激,每周5次;假刺激组仅给予假刺激,疗程6周.于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采用时距复制任务评价时间知觉,以复制时......
作者:戴立彬;程祺;张隽;吴灿灿;宋梓祥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院内跌倒调查
- 2 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抑郁症31例分析
- 3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 4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 5 氯氮平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 6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 7 版面费汇款说明
- 8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研究
- 9 奥氮平联合氟哌啶醇肌肉注射致恶性综合征1例
- 10 我国精神障碍者的入院方式调查
- 11 强迫症的认知功能及其研究方法述评
- 12 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 13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额顶网络功能连接与面孔情绪识别能力的关系
- 14 阿戈美拉汀联合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
- 16 中国汉族人群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多态性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 17 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观察
- 18 老年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研究
- 19 丙戊酸镁联合碳酸理治疗双相躁狂对照研究
- 20 伴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